首页

黑冰女王下载

时间:2025-05-29 21:54:41 作者:设备混用 硒鼓留存 随意外印……这些环节都可能暗藏“小偷” 浏览量:14901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涉密文件任何环节疏忽大意都容易产生失泄密问题,必须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从源头治理形成全过程闭环控制。相较于涉密文件的收发、传递、使用、保存、销毁等环节,源头制作上的安全管控更容易被忽视,出现失泄密隐患。

  设备混用危机

  文件制作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通常情况均带有存储固件或模块,在使用过程中,会保存处理过的信息。一旦在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共用,就相当于破坏了涉密计算机的物理隔离,会将处理过的涉密信息“摆渡”至非涉密计算机上,造成失泄密隐患。

  硒鼓留存有风险

  硒鼓是打印机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于接收激光扫描组块发射的激光图像数据,通过静电高压的配合,将需制作的图文资料转移到纸上,实现打印输出。硒鼓内置的芯片可被改造用于存储打印过的信息,未妥善处置管理,可能会造成失泄密。

  随意外犯大忌

  相关法律规定,除在机关、单位内部印制涉密文件外,还可以选择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印制。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极个别单位和人员,心存侥幸、贪图方便,将涉密文件、敏感资料就近送往自以为熟悉不会出问题的文印店印制,甚至在印制过程中未予以全程监督、及时清理文件资料,造成失泄密事件。

  管理不严有隐患

  个别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保密知识和敌情意识,存在随意摆放涉密文件、没有及时登记销毁印制废页、无关人员在场时依然印制涉密文件或文件制作期间擅自离开等情况,造成失泄密隐患。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制作场所要安全

  涉密文件制作场所要符合保密要求,一般来讲应在单位内部具有安全保密措施的环境内开展涉密文件制作,如确需外送,应选择有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单位,与其签订保密协议并监督执行。

  制作设备要留意

  涉密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涉密文件制作可能用到的信息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必要的保密技术检测。

  制作人员需可靠

  涉密文件的制作人员应为涉密人员,符合涉密人员基本条件并通过保密检查、签订保密承诺书,明确保密责任,接受单位保密部门监督。

  制作流程严密

  涉密文件制作应当使用涉密计算机和涉密设备,禁止使用非涉密计算机和设备起草、制作涉密电子文档,禁止使用低密级的涉密计算机和设备起草、制作高密级电子文档,并严格按照批准的数量制作,对制作产生的废稿、废页应当及时登记销毁。

  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广大单位及相关人员在日常制作涉密文件时,要严守安全底线,强化保密意识,提升保密素质,时刻绷紧安全弦。如发现任何危害国家安全、涉及文件失泄密的线索,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部门进行举报。

  (总台央视记者 李本扬)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筑牢生态文明根基 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无论是风吹草低的阿勒泰,还是底蕴深厚的博物馆,不断涌现的新“网红”比的是创意,靠的是诚意,主打的是让游客满意!而络绎不绝的游客们也用来自五湖四海的身影证明,开放、自信的中国正以全新的姿态打开迎接世界的大门。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的制度体系。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各级负责人薪酬、津贴补贴等。

亮目标出实招 广州各区将城市发展大蓝图变成一张张行动表

因为平时近距离接触飞机的时间比较少,所以今天特别选了这个地方过来参观旅游一下,可以近距离体验飞机轰鸣的声音跟距离感拉近的感觉。今天的话,可能就会选一些框架的场景,跟草原的场景,或者比较高台的房子上,跟飞机合影比较清晰一点,比较大一点。

经济观察:浙江 “地瓜经济”如何根深叶茂?

谢锋指出,中美元首在旧金山成功会晤,不仅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而且明确了共同努力的“旧金山愿景”。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互致贺信,强调继续致力于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汇聚交流合作的正能量,构筑排除干扰的防波堤,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让“旧金山愿景”照进现实,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最是一年春好处,春天里的中国生机盎然,中美经贸合作空间广阔。欢迎更多美国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市场,也希望各界朋友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两国沟通交流和相互理解,用中美合作激活全球经济的一池春水,开创世界未来的春色满园。

中新健康 | 阿斯利康中国总裁接受调查 传企业员工遭业内“拉黑”

“绿色船舶中国造”已然成为备受瞩目的新趋势——全球每产生10份造船新订单,就有超过七成流向中国。今年上半年,我国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国际份额达71.7%,并且实现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